WordPress极简博客 WordPress极简博客
  • 新鲜事
  • 战疫情
  • UI素材
    • UI素材
    • 电商/节日
    • PPT
      • 节日庆典
      • 工作汇报
      • 商业计划书
    • word
      • 简历竞聘
      • 合同/公文
  • 创客头条
    • 音乐分享
    • 初创文章
    • 极客头条
    • 数码解说
    • 生活趣事
    • 生活日记
  • 全球科技
    • 新浪博客
    • A5资讯
    • 环球网新闻
  • 编程教学
    • Linux安全栏目
      • Linux运维安全汇总
      • DDOS攻击防护
      • XSS攻击防护
      • SQL安全防护
    • Python技术栏目
      • Python基础入门
      • Python基础结构
    • WordPress技术栏目
      • WP主题
      • WordPress技术教程
      • RIPRO主题美化
    • WordPress漏洞发布
    • 技术教程汇总
  • 专题
  • 基友
  • 隐私
  • 云优化
  • 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 首页
  • 云优化
  • 新疫情
  • 新鲜事
    • 热文
    • 极客
    • 生活
  • 技术篇
    • WP主题
    • 技术教程
    • Python入门
    • Python基础
  • 专题篇
  • 友链君

市状元查出白血病:为何人们更愿意救助弱者中的“精英分子”?

转载小助手5月 27, 2020

市状元查出白血病:为何人们更愿意救助弱者中的“精英分子”?-WordPress极简博客

有媒体报道,浙江省丽水市理科状元郑某,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做骨髓移植才能治疗,费用将近百万元。这对于生在普通家庭的郑某来讲,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费用。不过,当郑某的个人情况发布后,3个小时内,竟然募集近80万医治款,同时收到“满屏”的鼓励。

然而,令人感到惊诧的是,依照媒体透露的细节,郑某的父亲因病去世已9年,当时家里就欠下高额债务,一直以来母子俩相依为命。虽然,“家庭情况”不是决定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但在这种家庭条件下,郑某竟能以市状元的身份拿到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很不容易。

可惜,造化弄人,在他即将步入大学前,竟然查出“白血病”,着实让人感到悲伤。还好,随着社交化公益的全面化,郑某得以筹集医治费用。不过,就事论事,虽然郑某在具体的“筹款事件”中,算是被救助的“弱者”,但因其坎坷中依旧能有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也为“筹款顺利”奠定基础。

事实上,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直面人性”,但在人性底色的维度里,人们还是更愿意救助弱者中的“精英分子”。所以,有必要对救助的一些特征进行一下说明。与此同时,也要更清晰的对救助方式进行双向评析。

其一:“救助”的附加条件为何会陷入两极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生活化,“社交公益”已经成为小范围内“自救”的一种方式。但从具体的案例来看,似乎在基本的条件符合救助的情况下,一些特别的条件却成为“刺激救助”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被救助者”算不算弱者群体中的“精英分子”,这对于“救助者”来讲似乎很重。

坦白讲,就是“救助者”是否觉得“救助本身”有价值。如郑某的情况,如若只是普通准大学生,似乎“捐款的力度”就会相对弱一些。而这也再次实证,普遍的救助意义,除却有“打捞弱者”的价值,同时也有救助者“自我实现”的价值考量。

这种情况下,“捐款的力度”往往容易陷入“两极化”,换句话讲,“救助”的附加条件也会更为苛刻。说到底,如若仅是为“治病救助”,就属于“纯粹的救助”。而作为身份的考量以及社交公益的存在,“救助”的附加条件反而比病情更为重要。这实际上,在具体的实际案例中都有体现,这里不再赘述。

其二:“社交公益”的同情心不纯粹,但很管用。

这里不是要讨论“社交公益”好不好的问题,因为毋庸置疑。但是,从“同情心”的成分比重去看,或许并不纯粹。我们很清楚一点,在社交公益上,由于可以直接的看到“捐款的行为互动”,并且实时的可以触及“救助的额度”,这就使得抽象的“同情心”触手可及,所以人们更愿意参与其中。与此同时,“救助者”也能在具体的“社交公益”中给自己的“社交人设”加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双赢的局面。当然,之所以要掰扯“同情心”的成分比重,还是基于“救助”的附加条件很重要在看待“救助”。或许有人会讲,这种看待救助的方式,是在亵渎救助者们的“同情心”,但这里强调的是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只有直面它,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自己,更好的面对别人。

事实上,对于救助本身,也没必要强调纯粹与否,就像明星做公益,有爱心的展现,同时也会收获名誉上的价值,这实际上不矛盾。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搞清楚“同情心”的不纯粹后,我们还能较为真实的去实施“捐助”行为,就证明公益是有效的。

其三:“救助”的附加条件,决定“救助”效率。

我们从“其一”中的逻辑里,可以实证弱者中的“精英分子”更容易获救,从“救助者”的角度上而言,就是救助的“性价比”要高。从这个意义上看,似乎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何年龄小的婴孩和身残志坚的人群更容易被同情,是因为从“救助者”的意义上讲,除却救助当事者本身,更重要一点是“救助希望”。

而多数人的“希望之火”,事实上比所谓的“救助款”更为重要。每一个“救助者”在点燃希望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和周围一些照亮,这也正是“社交公益”在这几年发展迅猛的主要驱动力。不过,这里面有几点关乎“救助”效率的因素不容忽视,更不能回避。

从年龄上看,年龄越小,越容易驱动救助的可能性;从个人影响力(行业的、人群的、圈子的)看,影响力越大,越容易驱动救助的可能性。当然,还有很多较为特别的因素也会决定救助的可能性。就比如人们最不愿意和公益挂钩的“颜值问题”,可“颜值问题”却真切的影响救助本身。

“救助行为”确实高尚,但不能保证所有“救助者”的出发点都在同一水平面。因为确实有的“救助者”,会被“受助人”的“颜值”左右,并摆出救助的姿势。这实际上与人们关注“断臂美人”是一个道理,这没什么好回避的,因为确实真切的存在于具体的救助过程中。

所以,要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关乎“同情心”和“公益心”也都是有门槛的,只有自身带有“希望”的可能性,才会被更多人关注,要不然在病情一样的情况下,那个“年龄小”和“更优秀”的人会最先得到救助,而这与惯常生活中的基本法则近乎一样。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0
分享
转载小助手 至尊用户
文章 127评论 0
赞赏
转载小助手
相关文章
  • 俞敏洪对话马东:家长不要把孩子塞进“罐子”里
  • 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改作业吗?
  • 小学生爸爸深夜问女老师“睡了吗”:孩子的“减负焦灼”为何会陷入死循环?
  • 9岁女孩退化婴儿:不称职的父母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
10 7月, 2020
服务器无法与外部连接通信解决教程
转载小助手
至尊用户
127文章
0评论
1获赞
版权声明

文章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与本站观点无关。

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我们联系修正或删除。
投诉邮箱wpsite@aliyun.com

栏目推荐
Python基础入门30
WordPress技术教程265
前沿技术情报所7
城市创新——新消费8
最近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热文5
程序员的养生之道0
疫情实况
31省新增12例确诊 均为境外输入
2月 24, 2021
31省新增10例确诊 均为境外输入
2月 23, 2021
31省新增11例确诊 均为境外输入
2月 22, 2021
更多
每日快讯
一幅从未面世的梵高画作将拍卖
2月 26, 2021
邓亚萍喊王一博参加奥运会街舞比赛
2月 26, 2021
王毅:中印边境事态是非曲直很清楚
2月 26, 2021
元宵节最佳赏月时间
2月 26, 2021
人社部正研究延迟退休改革方案
2月 26, 2021
惠若琪宣布怀孕
2月 25, 2021
上海发现低龄自闭症患儿新药
2月 25, 2021
25岁女孩欠二十万外债抑郁失联
2月 25, 2021
更多
  • 新鲜事
  • 疫情实况
  • UI素材
  • 技术教程
  • 音乐分享
  • 专题
  • 友情
  • 隐私
  • 云优化
Copyright © 2019-2021 WordPress极简博客. Designed by 骚老板. 辽公网安备21010502000474号